扬州之旅——Day2
休息了一整晚感觉精力充沛,一大早起床当然是要去吃个扬州早茶,感受一下和广东早茶有什么差别。芜湖!直接前往怡园~
出发怡园
在扬州最方便的是打车,第二方便的是搭乘公交,毕竟没有地铁哈哈哈。
市中心的酒店价格会高上不少,这里可以看到我酒店选址就在荷花池附近。
到文昌阁下车,然后过红绿灯就可以到了。
掐着点到的,因为暑假期间会有很多游客, 怕排队挤早茶。
餐前打卡,果然只有广州需要自带纸巾,扬州也有烫碗的习惯哈哈哈。
点餐!
不知道什么品种,但是只能点当地特色的绿茶——绿扬春,因为扬州人都爱这一口,大多数游客不喝茶(可能都是北方人没有这个习惯);对面桌的当地人是自带泡好的玻璃茶杯来的,倒是显得我比较奢侈了。
烫干丝其实本质上是豆制品,整体口感像是切成丝的豆腐,调味酱汁配方或有不同,但是不蘸的话就过于清淡,蘸酱后需绿茶解腻。
只吃烫干丝怎么行呢,还是得多尝试一些其他的,点了发糕、蒸饺和三丁包。
蒸饺是一绝,因为皮大肉厚和广东的还是很大差别,同理包子也是一样的:三丁包是由鸡丁、肉丁、笋丁包成的内陷儿。总之就着绿茶,吃着早点,可以感受到南北方的茶点有不同差异。
吃完饭,再拍个文昌阁给大家看看,这时候扬州人已经开始准备上班了。
今天的打算是去看廋西湖和大明寺,但是刚刚吃撑了,所以准备遛弯儿过去。
穿过小巷
好不惬意
这里还需要穿过一条大路,大概有个一公里左右就可以抵达瘦西湖。
瘦西湖篇
提示一下:瘦西湖和后面的大明寺、何园、个园都属于付费景区。我选择购买了园林年卡,一次逛好几个景区的话会比较划算。
入门后就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了,可能因为比较热,人也比较少,可以随便逛。
这里对岸其实全是荷花,但是由于季节不对,目前已经全部凋谢了,还剩下三三俩俩的荷花,不然坐船在荷花中游玩,也是别有一般风味。
接下来是打量的照片时间!(警告⚠)
和苏州类似,扬州也有大大小小不少的园林,而廋西湖里面园林也蛮多。
平静的水波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。
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,东关街有小金山的一些历史材料,据记载小金山中部分物品曾辗转到了东关街,而后又回到了小金山。
稍微遛遛就可以走到玉板桥了
踏过桥,往前面再顺着走一走
这里很多人在桥上纳凉
应该是有很多梅树,但是毕竟不是冬季,看不到梅花。
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白塔
其实有几波人在这里拍照,但是我选择了等人离开拍个背景。(一个人出游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拍照了,自拍很难做到好看)
这就是中心的莲花桥,不远,所以还是上来看看了。
既然到了廋西湖,没道理不去看二十四桥明月夜的,来看看下面的二十四桥吧~
哈哈哈,是不是感觉被古诗欺骗了,其实二十四桥不是指有二十四座桥,而是一座桥名字叫“二十四桥”,桥梁的长度为24米,宽度为2.4米,共有24根栏杆,每两根栏杆之间有24级的台阶,这些数字恰好对应于农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,因此得名“二十四桥”。(当然还有比较玄幻色彩的是,在月明之夜看到二十四位仙女在桥上吹箫,因而更有浪漫色彩。)
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,其实整体都是给乾隆皇帝祝寿,瘦西湖景观就是盐商们集资打造出来的。
接下来顺着瘦西湖往大明寺的方向走,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明寺。
真的绝美,整体的园林风格设计和自然融为一体。
园林景观篇
经过扬派盆景博物馆,话不多说(其实博物馆没有太多文字描述),直接实际感受一下扬州学派的盆景怎么设计的吧~
荷花篇
最后还有个荷花池可以看看,如果荷花盛开的时候应该会非常好看,这里其实有波光粼粼的感觉,但是我没能拍出来。
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都在纳凉
至此,从后门穿过去就可以抵达大明寺了,我们大明寺篇见!
大明寺篇
在去往大明寺前,先去看看观音山
观音山
因为香火还蛮鼎盛的,很多人都比较虔诚,这里就不再拍摄啦,只能看到我上山和下山了。
扬州革命烈士陵园
当然中间还有扬州革命烈士陵园,没有准备什么花圈,所以只能在门口给烈士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感恩,默哀3分钟。
大明寺
抵达大明寺平山堂啦!!!因为大明寺也蛮高的,所以其实这里还有一段阶梯要爬上去的。
淮东第一观”出于秦少游《次韵子由题平山堂》:“游人若论登临美,须作淮东第一观”。
西侧则是"天下第五泉",由著名书法家、吏部王澍书。
这里是因为山势的问题,如果建筑是正的,那么字就会歪,所以大明寺大门还是以字为准拍的。
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,四柱三楹,下砌石础,仰如华盖。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“栖灵遗址”四字,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。
提到大明寺就不得不提鉴真和尚,说起来鉴真和尚也来过广州,佛道传承,从光孝寺到日本。
可以看到背景是日式的浮世绘风格。
接下来放两张大明寺的图,大明寺是扬州最高的寺庙,也是俯瞰全扬州最高的点,可惜第九层不能开放,当然这是翻修后的,可能与古人所看到的大不相同。
接下来放几张我在7层拍到的图,俯瞰扬州城。
最后看看平山堂:
还有黑天鹅
和康熙御碑
午饭时间!
下午准备去看大运河博物馆啦,所以直接冲扬州另外一边,我到了茉莉花路吃淮扬菜,大潮淮很多人在等位,可惜只有一个人,淮扬菜还蛮多都是大菜来的,都没法直接尝试。
来杯酸梅汤先降暑
怎能不吃扬州炒饭?这次感受到扬州炒饭原本的味道了,比较干,味道不重,主要靠辅料的香气来衬托出整个炒饭的香味,就是份量蛮大。
还点了一份醉虾,花雕的味道沉浸到虾肉里面,显得更为香甜可口了。没喝过花雕,但是这道菜的酒精浓度不高。
大运河博物馆
到了大运河博物馆是蛮震撼的,对了打车只能到后门,所以需要走一段时间。
整个博物馆从正面来看都很大。大运河博物馆主要讲了运河的建造由来,建造条件和其历史,而运河所涉及的地域非常广,所以会看到大量其他地区的介绍和文物。
背面则是古时候的扬州地图。
动物展馆
大运河博物馆分为好几个展览馆,这个展馆则吸引了不少父母和孩子的目光,毕竟谁小时候不喜欢动物呢?
沉浸式展馆
沉浸式展厅则主要用投影技术做影片的3D展示,播放的是运河建筑美丽之处。
紫禁城与大运河
这个展馆则主要是讲大运河和以往王都的一些情况,以往大量的物资都是通过大运河传送到国都的。
隋炀帝与大运河
隋炀帝杨广和大运河的命运紧密相连,我们在读历史时就知道,隋朝杨广开凿大运河,劳民伤财导致了革命,最终被唐朝覆灭。但是杨广的眼光是非常独特的,在不同人眼中这段历史会有不同的解读,扬州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:隋炀帝建造大运河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,带来了经济繁荣,而真正引起隋朝失败的原因,会在今天参观完隋炀帝陵博物馆再做揭晓。
大运河博物馆户外
展厅内部逛了很久了,大运河博物馆实际上也蛮高的,有很好看的一些户外景点在最高层。
很可惜的是这个塔也没有开放,作为地标性的建筑,或许这个会比大明寺更高也说不定。
运河文化展
独特的运河文化不止在中国有发展,国外也有很多不同的运河文化兴起,例如威尼斯水城。
一楼展厅
因为一楼展厅的人一直很多,我是从楼上开始从下参观的,这也是我推荐的方式,当然参观顺序肯定也会影响参观感受,例如时代是倒叙的方式或者错乱。
这里有一群大学生在讨论壁画,说是在画中看不到乾隆南巡的身影(而且这实际上绘画的是苏州,因为我也曾去过苏州,古楼门牌可以对的上。)
因为长江流域河水也曾泛滥,所以古代人也雕刻了很多不同的镇河兽来祈祷风调雨顺。
复古街道
在大运河博物馆中,还建筑了一个复古的街道,让你一下子感觉到了古代。(有点类似于时尚天河地下,感觉到了上海)
隋炀帝陵博物馆
看完大运河博物馆后,其实可以等待日暮时分拍照,据说更好看,但是由于时间设计不太合理,明天就是周一,我只能选择速度转场到隋炀帝陵博物馆,因为大多数博物馆周一会闭馆。(记住出大运河博物馆后还得走回后门,才可以打车,前门是没办法的。)
可以看到隋炀帝杨广英姿飒爽的雕刻像。
下午这个点钟还有领导参观,博物馆专门安排了人讲解活动,运气好蹭上了。
古墓没什么特别的,不过中间放了一颗隋炀帝的牙齿,专门有个放大镜可以去看哈哈哈。
接下来我直接参观起了博物馆(需要出考古旧址绕一下才能到博物馆)
隋炀帝本为北方贵胄,通过联姻、善战等各种方式,最终谋得了天下。
隋唐时期国都都是定都洛阳,上面是洛阳城的模型。
博物馆展示了为什么隋炀帝会失败,三次征战韩国,导致国民怨声载道,对内又开发运河,从而引发民愤。但是实际上还是征战韩国的失误,导致隋朝的历史变得如此之短。
这里有一个古诗长廊,大多数人在这里拍照,感受艺术氛围。
实际上萧皇后和杨广还是合葬了,在帝陵的考古旧址中就有提及。
扬州这座城市,因大运河而兴,而大运河又与隋炀帝的一生绑定在一起。也许后人对隋炀帝的评价不一,但是扬州人内心一定是肯定他的。
夹带点私活,博主也姓杨,隋炀帝有支脉传承到洛阳,而后又到福建,最后落入潮汕。历史的脉络总是会链接一些很神秘的东西,让我对扬州也有了不少好感。
扬州大学
快到傍晚了,去逛逛扬大吧~,扬州大学在扬州可谓是最高级别的学校了,围绕着整个扬州建设了好多个校区,这次去到的是老校区,带大家看看校园风光。
扬大校园风光
扬大不开放预约,出入需要人脸验证,虽然很尴尬,但是社牛一下还是可以让同学带你进去的。
吃晚餐!
可能大家不知道,但是扬大内部确确实实有一个平山宴!我原以为要跑出去吃了呢,因为还是很想再多尝试点淮扬菜!
因为只有一个人,点了狮子头和文思豆腐~!
狮子头其实就是猪肉制品,整体的汤头还是比较清淡,狮子头会在舌尖绽放出味道的鲜甜,但是还是会有点腻。
文思豆腐是最棒的!口感顺滑,味道是咸口,但是很淡,主要是吃口感。
老板本来想给我送一份黄桥烧饼,但是我已经吃不下了,我还点了一份杨枝甘露嘛。哦,对!开在校园内的平山宴很多菜色比外面的要便宜个10块左右,给学生发放福利哈哈哈。
吃完再在校园里面遛弯
可以,像是两个芭蕾舞舞蹈家。
结束!
在扬大逛了很久很久,今天跑了好多地方,要回去歇息啦~!明天还有可以逛的园林,敬请期待哦~
记一份街边打包的老鹅,哈哈哈。味道嘛:咸口,肉质更偏紧实,还算不错。